首页

女主棉袜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07:11:58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19133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我国地热资源直接利用规模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

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主任、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创办人兼理事长柏群表示,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哈尔滨展示中心正式落地,是“金漆镶嵌”与龙江文化交流、交往、交融的又一成果。

黑龙江龙江县警方:徐某因家庭矛盾杀人后潜逃 现已被抓获

福建海事局还根据台风态势对海上应急救助力量进行动态布防,目前福建沿海共有4架救助直升机、3艘专业救助船应急待命,“海巡06”等49艘海巡船艇、104艘港作拖轮也做好应急准备,确保一旦发生海上险情能够及时、有效、妥善处置。

2024年云南昭通小肉串穿制和烤制技能竞赛在昆明开赛

泰安市泰山区招聘会现场同样人流如织,每家企业展位前都围满了咨询的求职者。招聘人员热情地为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,解答岗位要求、福利待遇、晋升空间等问题。除了招聘展区,现场还设置了求职登记,就业、创业政策解答展位,同时开通线上直播、现场带岗等,以多种形式满足不同求职者的需求。

庭审被“遥控指挥”?十余警察到场封存证据

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马丘比丘宣言(摘要)

相比较之下,绝大多数熟人综艺,以“固定据点+聊天”或者“固定嘉宾+旅行打卡”为主,既不需要高强度竞技,也不需要突出艺能,制作难度大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